全国电气工程学科评估结果排名
文/张雯 2023/3/19 18:16:26

2017年底,教育部公布第四轮全国电气工程学科评估结果,由于第五轮尚未公布(一旦公布,本文会及时更新),所以这也是最新的权威学科排名,有比较好的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待,以下是具体内容,我希望能有所帮助。
第四轮电气工程学科评估结果排名
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全国共有40所高校获得“博士授权”,39家参与机构;部分“硕士授权”高校也参与评估;共有84所参赛大学(注:评价结果相同的大学排名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序)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2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A+ |
3 | 10079 | 华北电力大学 | A |
4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A |
5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6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7 | 10611 | 重庆大学 | A- |
8 | 90038 | 海军工程大学 | A- |
9 | 10056 | 天津大学 | B+ |
10 | 10142 | 沈阳工业大学 | B+ |
11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B+ |
12 | 10286 | 东南大学 | B+ |
13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14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15 | 10532 | 湖南大学 | B+ |
16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 B+ |
17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B |
18 | 10080 | 河北工业大学 | B |
19 | 10188 | 东北电力大学 | B |
20 | 10214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B |
21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B |
22 | 10359 | 合肥工业大学 | B |
23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24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B |
25 | 10699 | 西北工业大学 | B |
26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学 | B- |
27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B- |
28 | 10256 | 上海电力大学 | B- |
29 | 10294 | 河海大学 | B- |
30 | 10386 | 福州大学 | B- |
31 | 10536 | 长沙理工大学 | B- |
32 | 10610 | 四川大学 | B- |
33 | 11075 | 三峡大学 | B- |
34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C+ |
35 | 10145 | 东北大学 | C+ |
36 | 10216 | 燕山大学 | C+ |
37 | 10247 | 同济大学 | C+ |
38 | 10254 | 上海海事大学 | C+ |
39 | 10280 | 上海大学 | C+ |
40 | 10299 | 江苏大学 | C+ |
41 | 10593 | 广西大学 | C+ |
42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学 | C+ |
43 | 10755 | 新疆大学 | C+ |
44 | 10147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C |
45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C |
46 | 10433 | 山东理工大学 | C |
47 | 10459 | 郑州大学 | C |
48 | 10462 | 郑州轻工业学院 | C |
49 | 10533 | 中南大学 | C |
50 | 10614 | 电子科技大学 | C |
51 | 10019 | 中国农业大学 | C- |
52 | 10060 | 天津理工大学 | C- |
53 | 1021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C- |
54 | 10219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C- |
55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C- |
56 | 10424 | 山东科技大学 | C- |
57 | 10460 | 河南理工大学 | C- |
58 | 11535 | 湖南工业大学 | C- |
第四轮学科评估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入场”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体系在前三轮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创新;评价数据采用“结合公开数据、单位上报”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以“二进制”方式呈现,具体方法以“学科总分”的百分位数为准,成绩前70%的科目分9个年级公布:前 2%(或前 2 名)是 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是B,30%~40%是B-,40%~50%为C+,50%~60%是C,60%~70%为C-。公布评价结果的目的是帮助参与单位了解学科优势和劣势、推进学科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客观信息;为学生选择科目、专业参考;同时,也便于社会各界了解我国高校和科研单位学科内涵建设的现状和成效。